【記者戴英薇/屏東報導】 氣候漸趨炎熱,腸病毒傳播風險上升,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輔導訪查教托育機構及產後護理之家,督導機構落實嬰幼兒健康監測、環境清潔消毒等各項感染管制工作,預防群聚感染事件發生;籲請家長共同督促幼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、落實肥皂勤洗手,不讓腸病毒「腸」來找。衛生局張秀君局長表示,腸病毒傳染力強,傳播方式多元,極易透過人與人的密切交流傳播到家庭與社區。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,今年入夏前已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,為5年同期新高,須提高警覺、不可輕忽。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特別留意幼兒健康情形及衛生習慣,注意居家及教托環境通風定時清潔消毒,並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、托兒所、室內兒童樂園等與人互動頻繁的場所、返家或進食前,確實以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5步驟及使用肥皂或手部清潔液正確勤洗手,落實生病應在家休息,以確保自身、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。
▲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與疾病管制署宣導腸病毒(圖/屏東縣政府)
衛生局進一步提醒,家長送幼童上學前可先檢查體溫有無發燒、嘴巴有無水泡、手腳有無紅疹等,如有疑似症狀應就醫並在家休息,避免與其他幼童接觸;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,若幼兒遭受感染後一週內需特別留意身體狀況,一旦發現有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抽躍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、持續嘔吐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,應立即送往本縣4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就醫治療,掌握黃金時間治療,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。相關資訊可至屏東縣政府衛生局(https://www.ptshb.gov.tw)/傳染病防治/腸病毒專區或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(https://www.cdc.gov.tw),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